赋能就业力量,助力学生成长 ——一例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案例
一、案例简介
张同学,男,22岁,山西人,山西某高校工科类专业大四学生,成绩中等,目前无挂科。九月刚开学的一天,满脸丧气的张同学出现在了辅导员老师的办公室。在聊天过程中,张同学说,班里的同学都要考研,一些人是实实在在的学习,一些人属于随大流的考研,考研彷佛成了必选,不考的人反而显得格格不入。他属于为数不多的不考研,要就业的学生之一。苦恼的是,他目前投递了五份简历,都是石沉大海,毫无音信。他感到很沮丧,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最近都有点失眠。张同学表示,面对充满竞争的就业挑战,不知道自己该做点什么准备才能收获一份工作,去哪里寻找合适自己的就业信息,怎么制作一份优秀的简历让自己脱颖而出,感觉自己在就业求职的路上困惑太多,很无助,迫切需要得到老师的帮助。
二、案例分析
张同学的情况不是个例,它反映出了高校应届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就业机会,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困扰。经分析,张同学在求职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简历不合格。案例中张同学的简历排版不合理,正反打印两页。简历上贴的是一张外出游玩的个人照片。简历内容杂乱,写了教育背景、学习课程、实习经历、校内经历、社会实践经历、获奖荣誉、个人技能等,像是一大堆东西放在一起的堆砌。时间顺序混乱,在社会实践经历、实习经历、获奖荣誉等方面,没有按照由近到远,选择和求职岗位有密切关系的写,而是把自认为还可以的经历和证书都写到简历中。求职岗位没有针对性。
2、求职技能缺乏。求职方法贯穿于求职的全过程,对于求职能否成功非常重要。如果能掌握一定的求职方法和技巧,可以更有效地在求职过程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优势,从而提高求职成功率。案例中的张同学,就是因为求职技能的缺乏,导致投出去的简历全部石沉大海。
3、对自己的求职目标不清晰。如果没有明确的求职目标,可能会在选择职业和岗位时过于关注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了个人的长远发展,导致择业困难。张同学在求职过程中多次被公司拒绝,原因在于他简历的投递都是无效投递。像学历要求,技能要求等等一些信息,企业都会在招聘简章岗位要求中直接体现,针对公司提出的岗位要求,自己明显不符合,却还要投递简历,无疑必然会遭到拒绝。
4、自我定位不准确。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进行自我定位,确定大概的就业方向和就业范围,能很大程度地避免就业过程中的盲目性。综合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个人技能等各方面的因素、全面客观认识自己,搞清楚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所在。选择企业时,大学生要往往是眼高手低,不切实际选择了过高的目标,导致了求职的失败。案例中的张同学就是自以为接受了正规教育,已经学懂了不少知识,在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的基础上,盲目的选择一些薪水较高的企业进行简历投递,导致求职第一步就失败了。
5、自我疏导意识不强,抗压能力弱。求职是从大学校园走向社会的一个必经阶段,跨过去海阔天空。但是好多学生的就业求职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会碰钉子,受挫折。而他们遇到挫折或困难的时候往往不会自我疏导,就容易出现心烦意乱、急躁不安的情况。案例中的张同学,就是在连投五份简历,都杳无音讯后,开始胡思乱想,以至于影响到了正常的睡眠。
三、案例处理
为了帮助张同学在求职中能收获一份满意的工作,根据他目前存在的问题,辅导员老师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帮助他自信应对职场挑战。
1、修改简历,提高简历针对性。辅导员老师在告知张同学标准简历的撰写注意事项(如标注职业照片的选择,简历常规的排版)后,运用简历撰写四步法,帮助张同学完善个人简历。第一步,明确目标。找到所要求职岗位的岗位描述,找到知识经验技能的具体要求,对照自己过往的经历,把自己描述表达成这样的一个人;过往经历,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写的内容要与所竞聘的岗位要求相关,体现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第二,筛选经历。从大一开始,把自己觉得有必要的经历都写在一张纸上,内容包含时间、地点、事件、收获、不足等,然后将所有记录进行分类和排序,按照时间由近到远,重要性由高到低进行整理。从中选择三件和求职岗位比较贴近,且自认为有成就感的事情。第三,包装经历。用STAR法则修改自己的经历,琢磨用语,尽量精炼,用名词和动词代替形容词描述事件和成果。尽量突出这个经历里头的亮点和成绩,用数字去量化自己的工作成果,把那些最重要最精彩最有影响力的点放到前面去。第四,美化简历。顾名思义其实就是调整设计让它清晰、美观、简洁。全篇不能有错别字,整体需要对齐的地方对齐,行距统一,前后标点一致,重点需要加粗的地方加粗,用常规宋体。
2、授之以渔,介绍就业信息搜集的方法、途径,以及就业信息的筛选甄别。辅导员老师给张同学介绍了分类别搜集就业信息的途径,如学校的就业中心官网、就业研究机构、24365平台、咨询机构、企业官网等,有针对性的搜集可以大大节省时间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搜集信息要坚持的五大原则,即坚持针对性、全面性、计划性、时效性、实效性。随后,白老师指导张同学,根据自己的求职目标搜集具体的招聘信息并对招聘信息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自身情况进行比对,从而进一步澄清和调整求职目标。
3、辅导员通过学院就业数据库,查找近五年同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帮助张同学利用“弱关系理论”,建立求职脉络。刚毕业步入职场的新人,他们的经验不足以证明一个企业是否有发展前途。只有找毕业四至五年的本专业学长学姐,才能获得更为真实的企业信息。如果他已离职,问一下离职原因是个人因素,还是企业因素。如还在企业,他目前的职场体验,可以很好地作为参考。
4、推荐张同学担任专业就业专员,加入学院就业专员群。及时把学校就业中心发送的企业招聘信息,传递给班级同学,协助辅导员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帮助毕业生更好地就业。作为就业专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不同企业相同职业的岗位要求,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的企业,更好地实现人职匹配。
张同学在辅导员老师的鼓励与帮助下,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制作了一份漂亮的简历,重新燃起了求职的自信心。在接下来的求职过程中,张同学顺利通过了第一轮的筛选,参加了好几个企业第二轮的面试,已有企业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张同学告诉辅导员白老师,他现在每天过得很充实,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了信心,感觉求职也是一件很有意义、很锻炼人的事情。
四、经验启示与工作建议
第一、辅导员要将生涯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分群体、分批次,尽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生涯教育的理论起源于国外,但由于中国的文化背景、教育目标等与国外略有差异,照搬国外的自我探索并不适合本土。本课程完成了本土化建设,将学生个人目标确立与祖国发展相结合,让学生在自我探索后,将个人兴趣、能力、价值观选择融于祖国发展中,从而更好的实现大我与小我的双赢。
第二、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成功率。低收入家庭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和劣势。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探索和目标确立的意愿,不同于部分学生的“慢就业”和“懒就业”,低收入家庭毕业生有来自家庭的经济压力,他们渴望尽早就业。因此,他们更希望能够了解自我,尽早确立求职目标。劣势主要是学生职业能力素质不强。由于学生缺乏生涯规划意识,大学期间没有刻意进行职场所需能力的提升训练。同时,学生家庭可提供的就业能力提升锻炼的平台较少,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不强。
第三,辅导员要主动出击,为学生提供有用的就业信息。为提高特殊学生的就业率,辅导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人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工作。如对待求职困难学生,辅导员要通过谈话,掌握学生的求职意向,耐心指导,帮助提升求职的热情与信心。用“人职匹配理论”,为学生推荐合适的企业和岗位。利用“人脉”求职理论原则,找已毕业学生或企业HR进行“内推”,实现精准帮扶,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第四,辅导员要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动态,不定时深度沟通,进行思想引领。在学生即将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之际,学生心理波动变化极大,可能会感到迷茫、焦虑、挫败。作为辅导员,应密切关注每个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心理动态,及时疏导求职受挫学生,多与学生谈心、交流、分享经验,给与学生情感支持、信息支持与行动支持,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在必要时刻,作为辅导员要及时进行干预,帮助学生顺利求职。